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勤春来早,眼下正是春耕备耕、水稻育秧的关键时期。黑龙江多地抢抓农时,运用智能化设备等科技手段,创新水稻育秧模式,为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走进鹤岗市绥滨县忠仁镇富山村高标准育秧基地,水稻育秧大棚里全程采用“数智化”管理,棚内配备智能化监控、生长环境监测、卷膜机自动控制、水肥一体化管理等系统,可实时监测并控制棚内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水肥使用时间和用量等,精准控制秧苗成长环境。

随着气温回升,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平洋镇永发村的大棚小区里热闹非凡,村民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水稻育秧工作,空秧盘被放在智能化流水线育秧机上,随着机器运转,精心调配的营养土、稻种均匀播撒在秧盘里。

今年,泰来县平洋镇探索新型水稻育秧模式,组织村民成立大棚小区,集中智能化育秧设备,统一调配、统一使用,降低成本,提高育秧的质量和速度。目前,水稻大棚育苗已陆续开始,预计5月25日前泰来县200万亩水田插秧将全部完成。

记者:梁冬、唐铁富
报道员:王欣竹、韩健、陈征、邵鹤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
新华全媒头条丨黑龙江: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 新华全媒+丨“山海”携手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建共享
- 新华视点丨简牍“排队”保护难点聚焦
- 港澳连线丨“极地对话”激发香港青少年科考热、爱国情
- 星空有约丨在南极“冰盖之巅”仰望苍穹
- 追光丨期待!在奥运“最美项目”绽放中国魅力
- 国际观察丨起底美国主导北约加速东进亚太之害
-
新时代山乡巨变丨小溪清
-
它的“守护”有“亿”点点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