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新时代·高质量·硬道理|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代表委员谈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03月06日 | 查看: 112734

AIGC生成海报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新时代·高质量·硬道理|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代表委员谈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谈及科技创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形象地称它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动机”。他说,以他所在的新材料领域为例,一个原创性的新材料可能会创造或更新一条产业链,实现能级爆发。

新时代·高质量·硬道理|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代表委员谈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近年来,俞书宏院士团队一直围绕仿生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开展研究。他说,一方面科研人员要面向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展开研究,另一方面主管部门需有效破解企业“等米下锅”、科研人员“不知米往哪儿放”的“两张皮”困境,打通原创技术的市场转化渠道。

  根据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去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11.4%。初步测算,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33278.2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2.6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

新时代·高质量·硬道理|新质生产力激发新活力——代表委员谈科技创新引领未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说,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计算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形成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力形态。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之江实验室将全力聚焦智能计算主攻方向,不断激发智能计算对产业变革的跨越式推动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打造新兴产业赛道,还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面向未来,受访代表委员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形成,能有效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但也面临挑战,还需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建议,建立国内产业政策高级别协调机制,如在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能源转型领域等组建重点行业发展委员会,承担细分领域规划制定、跨领域政策协调等职能。同时,在重大共性关键技术、能源转型关键技术和碳中和技术等领域,探索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覆盖面。

  记者:水金辰、梁姊、张璇、丁静、黄浩苑

  海报制作:夏园园

【纠错】 【责任编辑:陈听雨】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中国大市场观察
      • 新华全媒+丨《雷锋日记》里飞出的歌
      • 新华视点丨“寻包达人”高警官
      • 追光丨巴黎奥运会海报出炉:“塞纳上河图”?
      • 秀我中国丨跟着语文课本封面看铁路沿途美景
      • 新华每日电讯丨“返乡小厂”带活民生大账本
      • 经济参考报丨5G-A激发信息通信业新增长
      • 创意沙画:传承雷锋精神
      • 一声惊雷响 百花尽争春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什么是NCD系数?它跟车险保费上涨有关?

              涉案超9000万元 A股上市公司遭遇电信诈骗

              文旅热催涨“冰雪概念股”

              国际租车巨头们为何抛弃“特斯拉们”?

              二手手机回收市场亟待规范

              中国银河证券召开2024年党建和经营管理工作会议

              人工智能助公共治理鉴真伪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

              《自然》发布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 中国科学家研究成果位列其中

              雄安新区:无人驾驶配送车“驶入”百姓生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