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加快推进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

2024年02月07日 | 查看: 112299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服务的形式、内容、场景等进行完善,为消费者提供更符合需求的服务产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餐厅,手机扫码即可点餐;在超市,自动收银柜台就能结账;在商场,虚拟试衣间等数字新场景越来越多,让逛街休闲更有乐趣……生活服务业作为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的产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从点餐、购票到打车,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趋势明显,形成更多高品质和多样化供给,更好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近日,商务部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围绕丰富应用场景、补齐发展短板等5方面提出19项具体任务举措。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服务消费占服务总消费额的比重不断提升。2023年,我国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加快推动生活服务数字化,有利于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激发生活服务消费更大发展活力。

  从餐饮到住宿,从商场到超市,从出行到家政,数字化正在深刻改变生活服务业。在四川成都的一家餐厅,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后上菜速度提升了20%以上;在浙江杭州的一家超市,应用智能购物车系统后,超市消费客单价提升近两成。在支付宝APP上,近400万个商家和机构的小程序,为用户提供了政务办事、扫码点单、绿色出行、医疗健康等1000余类生活服务,其中生活服务类小程序平均每天服务近7亿人次。数字技术正成为生活服务业领域重要的生产要素,带动服务业边际效率改善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生活服务业数字化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比如,行业间、地区间、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发展水平不均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数据安全有待加强等问题。提升数字化水平要着眼线上支付、体验的消费端,也要瞄准供给端,从物流数字化、服务精准化、资源调配智能化等进行全链条改造,降低渠道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打造竞争新优势。

  去年2月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打造智慧便民生活圈、新型数字消费业态、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展望未来,生活服务业数字化仍有巨大潜力。消费持续升级,服务消费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品质化。加快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赋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供需互动,更加精准地把握和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对服务的形式、内容、场景等进行完善,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符合需求的服务产品,为美好生活增添更多精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可 文)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长空利剑——记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
      • 财经观察丨中华老字号上“新”,新在何处?
      • 新华全媒+丨“奔向新一年”:二八大杠上的快乐“烤”生
      • 港澳连线丨全面恢复通关周年 香港发展欣欣向荣
      • 追光丨又见面了,全红婵和陈芋汐
      • 新华调查丨警惕“虚假投资电影”新型骗局
      • 热点问答丨智利林火伤亡缘何如此惨重
      • 千里界碑行·走边境 看振兴
      • 极寒之城·燃冬丨奔跑吧 老王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什么是汽车自燃损失险?

              超导量子计算机产业基本成链

              人工智能为传统电脑添动能

              国际租车巨头们为何抛弃“特斯拉们”?

              国内特种集成电路企业 成都华微IPO进入招股发行阶段

              智能家居,承载消费升级新动能

              多家公司业绩大幅预增 北交所“年报季”行情可期

              人工智能将成传统电脑升级的“下一步棋”?

              企业“带病闯关”行不通 注册制下严把IPO“入口关”

              新型锂电池5分钟内完成充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