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延寿使用

2025年03月24日 | 查看: 49767

  3月21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和宋令东身着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

  “目前,空间站舱外航天服性能良好,状态稳定,已经顺利保障空间站任务19次出舱活动,单件服装最高使用达17次,超额完成‘3年15次’寿命指标。”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刘东岳介绍。

  记者从该中心获悉,达到寿命指标后,科研团队定期对空间站舱外航天服进行寿命评估,构建天地联动、科学合理的舱外航天服健康监测和寿命评估方法体系;同时系统识别寿命短板,便于后续服装寿命升级,从而达到既风险可控又延长寿命的目的。

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延寿使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探索性地建立科学合理的寿命评估方法,深入挖掘在轨和地面试验数据,开展了大量材料级和产品级验证试验,评估寿命边界。同时,结合在轨服装定期检测和出舱前检查,确认服装健康状态,保证航天员执行出舱任务安全可靠。”刘东岳说。

  截至目前,空间站舱外航天服是我国首个在轨开展寿命评估工作的飞行产品。秉承集约高效原则,延寿的目的是最大化发挥舱外航天服在轨应用效能,节约工程成本。

  据了解,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舱外活动过程中的核心装备,保障航天员在舱外活动中的生命安全和高效作业。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是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按照设计标准,使用寿命为“在轨贮存3年,期间出舱使用次数不小于15次”。与第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相比,第二代具有使用时间更长、安全可靠性更高、机动灵活性更好、测试维修性更强的特点,保障航天员执行出舱活动更加安全高效。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身穿第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在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的足印,圆满完成中国人首次太空出舱活动。

  2021年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第二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这是中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的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占康 记者付毅飞)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下汤遗址:穿越新石器时代的人间烟火
      • 新华视点丨春天里 听一首乡村振兴交响曲
      • 新华全媒+丨向“云端”,春发生
      • 记者手记丨将节水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
      • 香港故事丨“共享钢琴”奏响城市温暖与浪漫
      • 星空有约丨15年等一回!土星环将上演“隐身术”
      • 秀我中国丨2万多公里边境线上的“无言英雄”
      • 探访中国种业新品种新技术
      • 一间报亭的记忆与情怀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新能源车险购买时请注意这些!

              人保车险|车险原来是这样的

              涉案超9000万元 A股上市公司遭遇电信诈骗

              国际租车巨头们为何抛弃“特斯拉们”?

              热点问答|“ChatGPT之父”关于人工智能有哪些新观点

              更大限度激发数字消费潜力

              注册制推动市场基础制度重塑

              加快制造业向高端化跃升

              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在吉林白山打响

              手机企业抢滩AI大模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