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上海浦东加快构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

2025年03月12日 | 查看: 59700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一组人形机器人在展览入口处进行集中展示。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新华社上海3月11日电(记者杨有宗)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产业正在上海快速发展。11日,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在浦东新区揭牌,将助力浦东新区加快行业集聚,促进人形机器人迭代升级,加速落地应用进程。

  记者从揭牌仪式上获悉,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蚂蚁集团拓展具身智能和机器人业务的主要载体,致力在家庭、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打造行业领先的机器人产品。

上海浦东加快构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生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蚂蚁集团签署的新一轮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蚂蚁集团将加大力度投入前沿技术领域研究,积极参与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构建,助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不只是蚂蚁灵波科技,目前在浦东,一大批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以及行业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当前,上海浦东已形成了以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开源训练场和智元人形机器人训练场为核心的高质量数据“语料库”;以快速制造平台、手板厂、检验检测为核心的功能性服务平台;以大模型、操作系统、感知系统等软件企业,以及关节执行器、传感器和灵巧手等硬件零部件企业为核心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集聚机器人生态企业百余家。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的“十八金刚 众创未来——人形机器人先锋阵列”。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3月10日,位于浦东新区的智元机器人正式发布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enie Operator-1)。随着GO-1大模型的推广及开源,将加速具身智能的普及,在商业、工业、家庭等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比如机器人倒水的动作,以前需要采集一万条以上高质量的数据,而通过GO-1大模型,只需要采集一千条。”智元具身研究中心常务主任任广辉介绍说,这将大幅降低机器人训练成本。

  随着行业生态不断完善,浦东新区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也进一步提速。比如,傅利叶GRx系列人形机器人已在导览咨询、学术科研、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应用;智元机器人在浦东张江启用了行业首个数据采集厂,每天都有100台机器人在这里训练,产生上万条数据。

  作为浦东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之一,张江机器人谷已经集聚了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链企业超30家。“今年预计园区内企业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在万台以上。”张江机器人谷产业负责人王涛表示,“我们也将提供更多的研发测试等服务,让企业的产品尽快进入到有实际需求的场景应用中。”

【纠错】 【责任编辑:陈听雨】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凝心聚力开新局——2025年全国两会巡礼
      • 经济参考报丨政策加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 新华每日电讯丨河南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
      • 新华全媒+丨春耕备耕时节农田里兴起“科技范儿”
      • 新华视点丨“不起眼”的小城,创出全国的“大生意”
      • 瞭望丨舞台繁花今灿烂
      • 追光丨办好一届“零差评”U20亚洲杯,能留下什么?
      • 走进民企看发展
      • 中拉青年共寻乡村振兴密码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购买商业险的重要性,3分钟看完就懂

              人保车险|什么是汽车自燃损失险?

              人保车险|什么是NCD系数?它跟车险保费上涨有关?

              涉案超9000万元 A股上市公司遭遇电信诈骗

              超导量子计算机产业基本成链

              加强对直播带货虚假低价的监管

              科技引领,促进低空经济腾飞

              智能家居,承载消费升级新动能

              人工智能将成传统电脑升级的“下一步棋”?

              二手手机回收市场亟待规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