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如何理解银行收缩信用卡业务?

2025年02月13日 | 查看: 61777

 近期,某银行接连关闭多家信用卡分中心,这一举动为银行业新一轮信用卡业务调整再添注脚。自去年以来,已有不少银行着手缩减信用卡业务,行业转型轮廓愈发清晰。透过对商业银行数据与策略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这场“撤退潮”背后,隐藏着行业加速转型的攻守之道。

  10年前,信用卡业务堪称商业银行零售转型的“金字招牌”。彼时,柜台前人们排队办卡的热闹场景,地推团队穿梭于写字楼“扫楼”时的喧嚣,是信用卡业务繁荣发展、一路狂奔的缩影。

如何理解银行收缩信用卡业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的开立数量总计7.37亿张,环比下降1.51%,该指标已连续8个季度呈下滑态势。信用卡业务不仅面临交易规模缩水的问题,不良率也在不断攀升。

  市场正以实际行动“用脚投票”——刷卡消费疲软、互联网金融竞争加剧,同时,监管部门也在加大睡眠卡清理力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信用卡业务客观上已从增量市场中的“现金牛”,逐渐演变为存量市场里的“成本项”。

  在此情形下,信用卡分中心——这一曾经助力业务扩张的重要利器,已不再具备往日优势。信用卡分中心一般由总行直接管辖,其在人员、营销以及场地等方面的费用支出,独立于属地分行,而关闭信用卡分中心,并将相关业务整合至各地分行,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削减不必要的开支。

  在成功守住成本天平后,更关键的在于主动推进业务“再定位”,其中科技赋能、场景深耕、生态协同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传统地推团队逐渐退出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驱动的精准营销模式。例如,招商银行借助模型优化实现风险定价,兴业银行则瞄准年轻客群推出新能源汽车联名卡。通过运用金融科技,这些银行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用户体验,增强了整体风控效率。

  业务场景正从“泛化权益”向“刚需绑定”转变,信用卡的竞争力也将更多地体现在场景渗透上。例如,上海银行对高端卡境外接送机服务规则进行调整,以此聚焦商旅用户的真实需求;中信银行取消了马术、滑雪等小众权益,将重点转向强化商旅返现。未来,与餐饮、出行等高频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或许会成为提升信用卡竞争力、实现破局的关键所在。

  在生态协同上,信用卡从“单一信贷”迈向“综合经营”,从独立产品拓展为零售生态入口。例如,交通银行把信用卡业务融入分行综合服务,期望通过交叉销售提升客户价值;招商银行以信用卡为支点,带动理财、保险等业务,构建起用户资产到负债的闭环。

  上述种种举措清晰表明:看似是信用卡业务的“撤退”,实则是为了更精准地“进攻”。

  信用卡业务的收缩潮,犹如行业的一场“压力测试”。一方面,它暴露了以往粗放增长模式的脆弱性;另一方面,也催生出精细化运营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如今,商业银行纷纷从过去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转变为注重“少而精”,从“铺摊子”转向“算细账”。在这一过程中,尽管会经历阵痛,但却是我国信用卡市场从青春期迈向成熟期的必经之路。

【纠错】 【责任编辑:柴峥】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解码河南“重建科学院”改革
      • 新华全媒+丨这枚火箭的创新,要从一颗“大脑袋”说起
      • 记者手记丨“春城”招聘会的变与不变
      • 新华视点丨你的声音被谁“偷”走了?AI声音滥用现象调查
      • 远古发现丨华南地区首次发现距今约7000万年赖氏龙类恐龙化石
      • 星空有约丨我国科学家:彗星表面巨石活动有“火箭效应”
      • 追光丨亚冬会上“闹”元宵是啥感觉?
      • 元宵节限定浪漫加载中
      • 风华·长三角的潮音

              推荐阅读:

              人保车险|车险投保误区,你中招了吗?

              人保车险|什么是NCD系数?它跟车险保费上涨有关?

              涉案超9000万元 A股上市公司遭遇电信诈骗

              “信号升格”加速文旅数字化升级

              新华全媒头条|2024中国空间站“迎新”:天舟七号带“年货”来啦

              微视频|天舟 载梦再出发

              监管继续把好IPO入口关 促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

              国内特种集成电路企业 成都华微IPO进入招股发行阶段

              韦布望远镜观测到迄今最古老黑洞

              易车发布多份榜单,揭晓2023年度“易车号百强自媒体”

              关键词: